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皮肤医院.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皮肤医院.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March 22, 2014

名人看病

周五早上看了一个名人。

名人的额头上也没有挂着“我是名人”的牌子。朋友问我怎么知道他是名人?有些名人衣冠楚楚再配上墨镜和帽子,有些名人带个经理人一起出现。这一位长发先生衣着随意,身边只跟了一个友人。我说我原本也不晓得他是名人,还差一点忍不住想对他的“幽默谈吐”翻白眼,后来一问他做哪一行的,就知道了。

名人的特征,就是在被询问职业的时候大吃一惊。也许名人习惯了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做哪一行因什么出名的,偏偏遇上了一个没有常识没有见闻闭门造车的医生,还问了这么一个“白目”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啊,你问我这一个问题,应该有两个意思。第一,你想要知道... ...”

“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一个嘛,那时候应该在开斋节之前。我记得我在过节之前还看了个中医... ...”

“开斋节前的意思是前一个星期呢?还是前三个月?”

“这一个嘛!应该是在我吃了一餐很好吃的炸鸡之后。我记得晚餐吃了炸鸡,当晚就痒得不得了,然后... ...”

“你可以看一看这一个日历,再想一想,大概是去年的哪一个月份?”

“应该是十月份。”

... ...

... ...

“你刚刚提到看了一个中医,还用了一些药粉。那又是什么时候?”

“哦,让我分析一下,你这么问,其实是想要知道我的病是有没有可能是中药引起的... ...”

“先生,你可以放松一些。你其实不需要作那么多分析。你只要告诉我你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和怎么开始的就好了。”

“好好好,不分析,你要知道什么?”

“就是你什么时候看了中医啊!”

“应该在八月份吧!”

“你不是说因为皮肤有问题才去看中医的吗?这一个皮肤的问题不是十月才开始的吗?”

“那我应该是记错了。嗯... ...逻辑上来说,全部都应该发生在八月份吧!”


应该?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弄得这么复杂这么累人?我们不过是看个病,又不正在打官司。当司法名人应该很累吧?和名人谈话的平民老百姓其实更累。原来要赢官司是要这么说话的。还好我不是法官,天天听这一种拐弯抹角的对白,一定头晕眼花。

Saturday, March 15, 2014

担保


吴欣的银屑病越来越严重了。全身都是布满皮屑厚厚呈块状的红斑。

“那一种黄色的药膏,又臭又腥,一沾上,我就觉得全身发痒。”

“类固醇不是会有副作用吗?”

“我不能做光疗,一个星期要来医院三趟,我没有时间。”

“不不不,不能吃药,吃药不好,你能担保这药吃下去没有任何副作用吗?”

“再仔细的观察又有什么用,等到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时候不太迟了吗?你能担保我的身体器官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吗?”

“那好吧!我们不搽药、不做光疗、不吃药,你告诉我,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当然想要病好啊!你是医生,怎么反而问我想怎么办呢?”

我以为你不知道我只是医生,不是菩萨佛祖上帝或阿拉啊!别说我们早已再三强调这病在现有的医学科技之下还不能根治,你什么都不愿意做,病情怎么可能受控制呢?

Sunday, March 9, 2014

入院的好处


阿公化脓性汗腺炎发作而住院,陪他来的阿婆笑呵呵的。

“阿婆,不要担心,阿公的情况不严重,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的。”

“不急,不急。我们不急着出院,反正家里离医院也是一条街那么近而已,住多几天好啊!”

“阿公的行李可不少啊!”

看看阿公的行李,有两大袋呢!

“一袋是他的,一袋是我的。家里没水,来医院冲凉。”

难怪那么开心的住院了。

Thursday, March 6, 2014

虚寒和躁气


“医生,我告诉你,我的皮肤是以食疗治好的。你一定要相信我,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想帮助其他和我有一样症状的病人。自从我改变了饮食习惯,少吃些燥热的食物,我的皮肤病就好了。”


我真的没有不相信的意思。只是你的食疗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病人。虽然常常有“一个大马”的口号,这里终究是多元种族的社会。怎么多元法呢?有些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有些人分“有风”和“没有风”、有些人则分“酸性”和“碱性”、有些人的食物还要照着血型吃。

这不是一个食物金字塔就可以行得通的国家。我猜想,营养师,一定也不易为吧?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新玩具


新玩具到啦!开心。希望会是个好投资吧?(虽然还不太会玩。)

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临终前的皮肤病


当值的某医生收到护士的急呼:
“这是提醒您,今天还没到临终关怀室来看她的皮肤过敏症呀?要赶快哦!她就快断气了。”

在一旁的我鸡婆了一下。原来病者是乳癌末期肺部积水而即将离世。

“算了吧!这样的时刻,一点发痒发红有什么要紧呢?给家人留多一点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吧!”

Thursday, October 24, 2013

诡异的沟通

“早安!”

“I speak Ing-ge-lis.”

看不出来,这位衬衫配短裤,脚上托着半破的拖鞋的阿伯原来皮黄内白,好吧,就说英文。

“I... ... itchy, itchy... ... here... ...”

讲了半天,还是弄不清楚阿伯到底要说什么。看来是我上学的时候不够用功,英文太差。

“不说华文、英文,其实我们可以说方言的。”没办法,我只好自认差劲,先行放弃:“广东话?福建话?”

“Bukan no... ... I can speak Ing-ge-lis。”

这位阿伯,你不是退休闲暇上了几堂课打算在诊所练习英文对话吧?

遇上这么坚持、这么努力的阿伯,还真是无计可施。两个黄皮肤的华人从蹩脚的英文到词不达意的半英半马来杂文,就是不说华语,真是莫名其妙。

Saturday, September 28, 2013

盐晶枕头


话说经济不景,医院里好些员工都开始做起了兼职。某人不知怎么卖起了枕头,我们这些天天见面的“近水楼台”登时成了首要目标。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枕头哦!”某人信誓旦旦。

市面上多的是各式各样防螨虫、安眠、护颈、芳疗等枕头,这一款又要怎么不普通法?且听她一一说来:

“这是有疗效的枕头,好些中风的病人用了之后不久就能起身自己走路。”

“枕头里的盐晶还有防蚁功效,用这一个枕头,半夜绝对没有蚂蚁爬上来。”

这家伙真厉害忽悠,亏她还是在医院工作的,算得上是半个医护人员。好些病人轻微中风,最重要勤做复苏运动,总能重新站起来。蚂蚁本来就不吃盐,我家的橡胶枕头、棉絮枕头也从来不长蚂蚁。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在心里嘀咕,总不能大声说出来泼人家一身冷水,谁让大家在一块儿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呢!

Tuesday, August 20, 2013

不寻花问柳之花柳病


“医生,我告诉你,我这梅毒绝不是从女人身上来的。”

“那就是从男人身上来的咯!” 我在心里嘀咕,这家伙同时交了三个女朋友,平常不用安全套,居然还自信满满。

“不不不,我找茅山师父算过了,是我大姐为了争夺家产找人给我下的降头。”

“你师父怎么没帮你把降头给解了?”

“师父说这降头中了就是中了,做法是一定的,但也要到医院来治疗,双管齐下才万无一失啊!”

这师父还真厉害,只是这两姐弟从此是不是就苦大仇深,我就不得而知了。

续“公厕的马桶”和“修车后肮脏的手”之后,从此梅毒的传染又有了新途径。

Friday, June 28, 2013

一百巴仙的安全

"你的检查报告到目前为止全部正常,三个月后再验一次血,如果艾滋病检测呈阴性就可以了。"

"三个月?没问题。医生,即时三个月后的检测报告正常,我也完全不介意定期过来做详细身体和性病检查。"

"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我可以往后都定期每三、六个月到这里来做复诊。"

"如果最后的血液报告都正常,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你不介意?你怎么不问我介不介意?

"你知道的,我女朋友多,定期检查应该比较好吧?"

"不必了,只要你记得使用安全措施,没这个必要。"
有了定期检查,你不就更放心的为所欲为?

"我一直都有使用安全套,只是你也知道,安全套也不是一百巴仙安全的。"

“如果你没有那么多女朋友,就会安全很多。定期检查并不是避免性病传染的方法。”

说‘女朋友’太客气了。这家伙白白净净高挑斯文,过去的不算,单是现在就有至少五个性伴侣。要一百巴仙的安全,就一百巴仙别做呀!这都把医院当成什么地方了?真是的。

Tuesday, June 25, 2013

太勤奋的清洁工人

"我们的谈话内容将会留在这房间以内,病人的资料都是严格保密的... ..."

诊所的房门被一把推开,我转头一看,是拿着地拖的小伙子,应该是新来的清洁工人。

"我现在有病人,你能够迟一些才打扫吗?"

"我很快的,一下就好了。"

"今天这一间房就不用打扫了。"

"哦,好,好。"

xxx   xxx   xxx

两个钟头之后,我正跟下一个病人讨论怎么避免梅毒的传染,忽然瞄到身后有个人影。

"怎么又是你啊?不是说过不必打扫了吗?"

"一下就好,一下就好。"

"不必了,你要打扫的话,在看诊开始之前或午餐没人的时候才做,可以吗?"

xxx   xxx   xxx

下午两点半,第二个病人刚刚坐下来,诊所的门又被打开了。站在门口的又是同一个小伙子,手里还是拿着一把地拖。

"护士阿姨,麻烦你把门给我锁上。"

这可是性病诊所咧,这病到底要怎么看下去?这样的打扰到底有完没完啊?再者,这勤力得太过分的人懂不懂什么叫做敲门啊?真是的。勤力过了头未必是美德。

嗯,难道这家伙自己有性病,是来偷听的?

Friday, May 24, 2013

态度

还有十五分钟就到午休时候,诊所书记拿着几张信件进来,皱着眉头说:"这是刚刚来到要求注册就诊的,是一家四口,我们按规矩已经停止登记新病人了,可她怀里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怎么办?要不要让他们明天再来看?"

"登记吧!"我笑笑:"我来看。"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大腹便便随时瓜熟落地的书记小声嘀咕着,摇摇摆摆的走出去。

再度推开房门,走进来的是个年轻的少妇,身边带着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儿子才十一岁,最小的女娃娃有一对乌溜溜灵动的眼珠,亲昵的躲在妈妈的怀里。

这一家四口全身发痒有两个月了,到了晚上更是痒得不能睡下。孩子身上有好多抓痕和结了疤的伤口,我戴上手套才动手检查她,年轻的妈妈却突然红着眼睛饮泣。

"怎么了?"

"我们这一个月以来到处求医,你是我们看的第四个医生,却是第一个动手检查的医生。"

妈妈的话让人诧异。这怎么可能呢?

"每一次我一说了我们一家的症状,不只是医生,诊所的护士和工作人员都退避三尺。上个星期我们拿着家庭医生给我们写的信件在百科登记的时候,书记连我的身份证都不愿意碰,让我把证件远远的放在桌角让她看就好。我想我们到底得了什么样的瘟疫啊?这是比艾滋病还可怕的病毒吗?"

"虽然你穿上了手套,但看到有人愿意触摸我的孩子,我就忍不住掉泪。你们真好。外面柜台的那个书记很好,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棒... ..."

疥虫不是瘟疫却极易传染,我能理解有这一方面认知的医务人员的顾虑。但身在服务业,言行举止必须考虑他人的感受。

其实,要考虑别人感受的又何止是服务业的医务人员?我想起今早上班的时候,挡在在小门门口,大着嗓门讲电话的"重量级人物"。

"Excuse me,可以让我进去吗?"

"不可以!"她一脸的戾气,拖着拐着的脚,慢慢的将庞大的身躯向横移开。

莫名其妙,一大清早的,是起床气还没消吗?这么蛮横的态度,难怪有人说:可怜之人... ...



再者:写这一篇并不是要夸耀自己的服务有多好,也不是要贬低其它同事。我知道有些同事和医学生偶尔到这里"潜水"。我只想说:一个人言行举止是对他人的态度,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态度。愿与你共勉。




Monday, May 20, 2013

礼物



某一天下班前有人给我送了这个一块纪念磁铁。他说他来医院的前一天刚和家人从那美丽的沙滩回来。不瞒你,虽然我好久没去海边了,当下的心情却变得如海边的阳光般明亮。


除了海边的,还有来自高原的。且让我炫耀一下上个月某个病人从云顶自己的菜园里给我带来的沙拉菜和番茄。礼物无论大小,收礼的心情总是快乐的。

每个月都有礼物收,嘿嘿,我爱我的工作。

Sunday, May 19, 2013

值班



又值班。

不经意的用了个“又”字,显然对值班再没刚踏入医院实习时候的热忱。岁月的磨练有没有带来更成熟的思维我并不确定,倒把工作的热忱磨去不少。也许是家里太舒服了,我只想待在家里洗手做羹汤。

————————————

再者,那一晚,因为病人病情不稳而留在病房里,惊讶的碰到了还逗留在医院的上司。

“那么夜了,您怎么还在医院里?”

“回到家里压力很大,还是留在医院里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不是所有人回家都是快乐的。我忽然能理解她的喜怒无常。当然,理解不等同于赞赏。

Tuesday, April 16, 2013

头痛和笑容

大概是昨天睡得不好,一早醒来额角隐隐作痛。早上是忙碌的看诊时间,桌上的文件夹一个一个地叠上去,一个病人推门进来,为了发痒的屁股非要插队不可。我想我就快发作了,只得尿遁到厕所里。洗一把脸、深呼吸、调整心情,重新把笑脸挂上去才继续工作。

一直都知道一个心情不好的医生对病人的影响是不小的。除了有可能影响医疗判断,更能影响身边一同工作的人的心情。

刚毕业出来在外科实习的时候,五十多个病床只有三个实习医生照顾,其中一人在所谓的“工作时间”是待在手术室中帮忙外科主治医生拿剪刀拿锯子的,换句话说,这五十多个病人大多数时候只有两个实习医生照顾。从前很多药剂设备都不齐全,我们的工作除了正常的看病、发药、抽血、清理溃烂的伤口、做一些可以在床边进行简单的小手术之外,还包括准备化疗的药物。有一次,连续工作超过三十六小时,夜班后的那一天已经晚上七点半了,我还剩下最后一个病人的血没抽。

那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长期洗肾,因为脚部溃烂而住院,隔天中午就要洗肾了,需要先检查他的尿素。老人家很怕痛,常常都要连哄带骗得才能让他就范。这一晚,我实在是疲倦了,当他说不要的 时候,我只说:“那我走了”,转头就走。回到家里连饭都懒得吃,倒头就睡。

隔天一早,惦记着老人家的血还没抽,我提早开始工作。这一次,老人家反常的乖,安静地看着我抽好了血,他才小声地说:“医生,你不生气我了?”

生气?我什么时候生气他了?

对面床的中年人哈哈大笑,他说:“医生,你昨晚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就这么走了。他哭了好久,一晚都睡不好,以为你生气了不替他抽血,以后不愿意照顾他了呢!”

哪有这回事啊?

小小的一个笑容,影响不只小小。

有时候,我们能给与身边的人最大的礼物,就是笑容。

Friday, March 1, 2013

报到




报到,新地方。
窗外是蓝天,窗内的空间,则是我接下来一年多待的地方。
但愿一切顺利。